發(fā)布時間:2018/01/26 16:53:35 來源:易學仕專升本網 閱讀量:3927
摘要:浙江專升本《大學語文》文學常識 易考點整理
1.《詩經》古稱 《詩》 或 《詩三百》,漢代以后才成為儒家經典。
2.《詩經》形成于 上古前11世紀至前6世紀 期間。
3.兩漢時代解讀和傳授《詩經》的共有四家,即“四家詩”。
4.兩漢時代傳授《詩經》的齊魯燕為 今文 經學,毛詩為 古文 經學。
5.被后世稱作“千古傷心之祖”的是《詩經》中的 《蒹葭》一詩。
6.從孔子始,就有詩“不讀詩,無以言 ”的總體功能評價。
7.為明了《詩經》意旨,毛詩不僅對詩歌藝術的基本原則、特點等問題進行闡釋,還在每篇之下具體而有針對性地解說詩歌內容與形式上的意義,被稱為“詩小序”。
8.漢代是對《詩經》進行經學解讀的時代,直到宋代, 朱熹 等學者另辟蹊徑,開辟了詩經解讀的新類型。
9.《詩小序》認為,《詩經》中的“關雎”是一首以 “頌美周文王妃太姒之德 ”為內容的詩歌。
10.《詩經》共300余篇,包括 風,雅,頌 各體。
11.《楚辭》是一部詩歌總集,由西漢 劉向 收集編輯成集。
12. 《離騷》 是屈原的代表作,其題目的意思是 遭遇憂患 。
13.《九歌》中主祭湘水之神的詩篇有《湘夫人》和《湘君》 。
14.《九歌》中的祭祀對象可以分為 天神、地神、人鬼 三類。
15.《山鬼》是《九歌》中最美麗的詩篇,有學者認為描寫的是巫山神女的傳說。
16.在屈原的作品《天問》 中,他一口氣提出了170多個“什么”和“為什么”。
17.宋人總結楚辭有“書楚語、作楚聲和 紀楚地,名楚物 ”的特征。
18.《楚辭》作為中國第一部文人創(chuàng)作的詩歌總集,開創(chuàng)了中國文學發(fā)展的新局面。
19.朱熹對詩人 屈原 的評價是“天性民彝之善,”“忠君愛國之誠心,不辨自顯”。屈原其人其辭的光芒哺育了后代無數(shù)中國文學上的偉大人物,如 李白、李賀、蘇軾 。
21.子貢問孔子,有一個字可以終身奉行的嗎?孔子回答:“ 其恕乎!, 己所不欲 , 勿施于人 。”
22.曾參用 忠 、 恕 二字概括孔子之道。
23.“為仁由己”是 孔子 的思想。
24.孟子認為人都有“四心”,即 仁 、義、禮、智 。
25.“制民之產”是 孟子 提出的。
26.“道” 是老子哲學的中心概念P。
27.《老子》一書又名 《道德經》 、 《老子五千文》 。
28.《莊子》內篇中的《齊物論》、《逍遙游》、《大宗師》集中反映了莊子的哲學思想。
29.莊子認為要達到精神的絕對自由,必須做到 “無己 、“無功”、“無名”,莊子又把這種精神狀態(tài)稱為“心齋”、“坐忘”。
30. 儒 、 道 兩家文化構成中國思想當中的兩條路向,這兩條路向又互濟互補。
31.早期法家分為 重法 、 重術 、 重勢 三派,分別以 商鞅 、申不害 、 慎道 為代表。
32.戰(zhàn)國末年的 韓非 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,他綜合了早期法家商鞅的“法”、申不害的“術” 、慎道的“勢”,建立了自己的法家理論體系。
33.法家的主要代表作有《韓非子》 、《商君書》。
34.戰(zhàn)國中后期, 墨家 與儒學并為當時的兩大“顯學”。
35.墨子認為,先秦社會之所以失范,在于人與人之間不能相愛。他提出“兼相愛 、交相利” 的政治哲學。
36.在歷史上齊名并稱《史》《漢》,列我國二十四史的是 司馬遷 創(chuàng)作的 《史記》 和班固創(chuàng)作的 《漢書》 。
37.司馬遷首先創(chuàng)立了“以人為經,以事為緯”的紀傳體史書體例。
38.《 史記 》被魯迅贊譽為 史家之絕唱,無韻之離騷 。
39.《史記》是一部 “成一家之言 ” 、洋溢著激情和個性的文學著作。
40.司馬遷為游俠作傳,主要是歌頌了游俠那種 “扶危濟困” 的俠義精神。
41.司馬遷為刺客作傳,主要是極力歌頌刺客那種“士為知己者死”的品質。
42.司馬遷充分肯定工商業(yè)者經營活動對社會發(fā)展的重要作用,專門寫了《貨殖列傳》 。
43.司馬遷為游俠作傳,主要是歌頌游俠那種 “其言必信,其言必果,已諾必成”和“不矜其能羞伐其飾” 的道德情操。
44.班固在《蘇武傳》里塑造了一個 “威武不屈,貧賤不移,糞土王侯”的民族英雄的形象。
45.班固在《蘇武傳》里歌頌了蘇武 不計較個人恩怨,而以國家利益為重,始終堅持民族氣節(jié) 的高尚品質。
46.魏晉風度的主要特點是 超然與憂憤的交織 。
47.從人生的角度看,魏晉南北朝是 “人的覺醒” 的時代。
48.《世說新語》中 《傷逝》 一章記錄了魏晉士人悼亡傷逝的言語。
49.王羲之在 《蘭亭集序》 中總結出“死生亦大矣,豈不痛哉!”發(fā)出沉重的感嘆。
50. 嵇康 是《與山聚源絕交書》的作者。
操作成功